返回首页


任何战略都必须根据它所要实现的目标的质量来评估。戈尔巴乔夫有过梦想,对国家和世界有过理想化的想法,但没有这样的战略。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甚至都没有具体的计划。

只有通过自身经验,我们才意识到国家在1980年代没有任何战略,我们来到了一个我们不想进去的地方。问题不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战略是否现实、是否有意义,我认为他的问题在于,他终究没有制定一个战略,这成为了对他的一种批判。

费奥多尔·卢基扬诺夫:提到战略,普通民众往往认为我们国家有某种战略,但难以实施,因为实践的时候总是缓慢、粗心大意、断断续续的。美国人的战略过于简单粗浅,而中国的战略是几百年前就写好的。一些专家认为,中国的这种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神话色彩,但尽管如此,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固定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上,一个不只为今天而活的国家。

安德烈·杰尼索夫:据书面记载,中国的国家历史不少于5000年,这的确是一段非常悠久的历史。而且没有其他国家可以与中国相比,从这一点上看,中华民族是独一无二的,这就是中国拥有长期思考能力的根基所在。

在过去几十年里,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早在20世纪80年代,中国就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,至今一直都在坚持实施。所有目标,包括最终目标和中期目标,即所谓的地标,都已成功实现。当然,这是史无前例的,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样。

1980年,邓小平制定了“翻两番”原则——即到2000年,将中国的GDP提高四倍。在20世纪80年代初,所有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,无论是西方的还是我们的,都认为这个数字是不现实的,认为这是不可能的。中国人实现了这个指标,甚至在2000年前,GDP就超过了原来设定的指标。1980年后,中国经济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越来越相信,如果毛泽东或中国共产党保证了某件事,那么这件事就会发生。也许这都是中国人的口头禅,但这是事实。





首页:四九网址,49网址_四九网址全年资料大全  <<上一篇  下一篇>>